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
中秋佳节临近,又到了月饼消费季。与往年不同,在环保理念与健康消费的双重驱动下,中秋产业链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。
9月24日,天眼查专业版公布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月饼相关企业超1.7万家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河南省月饼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,分别为超2000余家、1500余家和1500余家。排在其后的是山西省和陕西省。
中秋佳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,其衍生的消费市场已成为观察中国节日经济的重要窗口。一个直观趋势是,健康化转型已成为月饼市场的核心趋势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低糖、无糖月饼的市场占比正在节节攀升,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驱动了产品配方的革新,赤藓糖醇、麦芽糖醇等天然代糖的应用比例较传统配方显著提升,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、低糖的追求。
具体到口味方面,功能性月饼的崛起开辟了新的市场蓝海。诸如添加益生菌、胶原蛋白、高膳食纤维的功能性月饼开始登陆市场,更加收获了年轻女性消费者的青睐。燕窝、人参等传统滋补食材与月饼的创新融合,推动了产品单价的上浮,高端化路径日益清晰。
当然,传统口味在创新浪潮中依然稳固。广式莲蓉蛋黄、苏式鲜肉月饼等经典款仍旧占据着相对更高的市场份额,但地方特色风味如云腿月饼、鲜肉月饼在非发源地销量也有所增长,反映出地域饮食文化的加速交融与消费包容性的提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包装行业的绿色革命在中秋市场尤为显著。随着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》的全面实施,要求月饼包装层数普遍压缩至两层以内,包装空隙率下降至30%以下。根据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抽样检测结果显示,2025 年市场上不符合新国标的月饼盒产品检出率已由 2023 年的18.6%下降至 5.2%,显示出行业整体合规水平显著提升。
其中,环保材料的规模化应用降低了包装成本占比。去年中国包装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近年来全国月饼包装中可降解材料使用率已达到31.6%,相较于2020年的12.4% 实现显著提升,预计2025年将突破 50%。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